日前,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份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加上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及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试点省市启动改革,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些改革透露未来高考哪些新趋势?
录取方式
“两依据一参考”
14个高考改革省份都提出在招生中坚持“两依据一参考”:以高考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已经成为人才选拔的主流趋势。改革方向明确,在具体执行中关键要做到综合素质评价可信、可用。对于主观性相对较强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如何建立科学、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大方向
打破文理分科
此次8个省份改革方案明确:自2021年起,普通高考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将由“3+1+2”组成。“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长期教育实践表明,中学过早分科会导致学生思维方式不完善和知识结构单一。打破文理分科,有助于把文科的形象思维和理科的逻辑思维较好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自主招生
规模缩小,门槛提高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规范自主招生的“十严格”要求,其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严格报名资格条件,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等,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专业设置
增设人工智能等专业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其中备案专业点1831个、审批专业点241个,撤销专业点416个。
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被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此次审批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支持高校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节能环保等相关专业。范韶彬说,高校专业设置在保证基础专业的前提下,要匹配社会发展需求,为当下输出人才,为未来储备人才。
由此可见,机器人编程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这是教育领域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世界潮流!
懂机器人编程的孩子
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动创造者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编程等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日常课程,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
1
2018年1月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
2
2018年4月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3
2018年6月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纲要><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纲要>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尝试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编程、做动画,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4
2018年9月
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就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提出要求:小学3至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
5
2018年11月
中国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AI上未来智造者》正式出炉,并且在上海嘉定等区域进行试点教学。
全球趋势
已有超24个国家将机编程纳入教学课程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STEAM教育早已是主流了,机器人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机器人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
1
2012年
日本改课,中小学普及课程
2
2013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全国学习编程
3
2014年
英国课改,欧洲兴起少儿编程
4
2017年
中国发2017年第35号文,明确规定逐步推广机器人编程教育
5
2017年
2017年4号文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编程成为必修课
6
2018年
韩国2018年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编程课程
7
2020年
日本从2020年开始推广编程数学
欧盟中15个国家(不完全统计)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课,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渗透率仅有1%
机器人编程教育
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机器人编程培养的是孩子21世纪4C必备技能:即创新与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1.机器人教育让学生更自信
机器人课堂由无数个大小任务组成。每一位学生不管能力如何,在课堂上都能够因为完成与他相适应的能力而充满自信。
2.丰富知识让学生适应时代要求
机器人技术融合了电子、造型、传感器、机械、人工智能等当今多项领域的先进技术,它不仅体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
3.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IQ水平
美国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的智能(智力)分为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观察智能以及音乐智能这八个智能水平,机器人教育恰恰全面覆盖这八点。
4.进一步优化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有: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耐挫折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而每个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都会参差不齐,在机器人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薄弱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5.机器人教育在教学中充分作用
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基础;了解机器人传感器功能,学习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竞赛和完成任务,使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机器人教育无疑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跳出“知识灌输”的模式,让孩子在探索与创新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机器人教育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前沿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更好地让学生在探求新知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将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获取创新能力的巨大源泉。
通过机器人教育,孩子们把他们对未来的想法结合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机器人设计创作之中,无形之中他们就在创造未来。
推荐器材:乐高wedo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