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机器人学科知识与应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像计算机、汽车一样家家都有,变成人类离不开的一个工具。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机器人编程教育也会越来越普及。
1、中国编程教育政策推动
机器人编程可以学到比纯编程更全面的知识,除了能够学到编程语言、程序设计以外,同时还能学到机械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机器人编程进入中小学教育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据3月13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透露今年将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这意味着不仅是高中,初中、小学也要全面普及编程教育。
“人工智能”在2019年绝对算得上高频热词了,关注两会的家长们一定发现了,今年它还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且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也是充满了科技未来感。
李彦宏在两会上:5年5项人工智能提案
“AI机器人上两会”、“AI合成主播上岗”、“智能眼、全能耳助力两会”,这些充分运用了信息革命成果的新传播方式,成为了两会的吸睛亮点。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编程等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日常课程,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
因此,让孩子获得优质的编程教育,在踏入全民AI时代时不落伍显得越发重要,编程教育普及自然得提上日程。
2、全球范围全球编程教育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编程教育早已是主流了,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
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欧盟15个国家(不完全统计)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程,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
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少儿编程教育的渗透率仅有1%,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编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少儿编程在国内已经是越来越热的“词”了。
很多有前瞻性的家长也已经开始了解,让孩子学习少儿编程,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编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了解互联网时代,思维逻辑和生存方式,更主要的是培养孩子在未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更自信
机器人编程课程是由无数个大小任务组成的,即项目式编程。每一位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都会因为能够完成与他相适应的任务而充满自信,每一个人都会体会到:“我能行!”
让学生适应时代要求
机器人技术融合了电子、造型、传感器、机械、人工智能等当今多项领域的先进技术,它不仅体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
让学生能力结构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有: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耐挫折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每个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都会参差不齐,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创新能力强。
机器人编程过程中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使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课堂上的各种学习方式更可以使其它相对较差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机器人编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理解其概念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基础;了解传感器功能,学习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竞赛和完成任务,使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机器人编程教育无疑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跳出“知识灌输”的模式,让孩子在探索与创新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模式。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编程集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前沿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更好地让学生在探求新知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将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获取创新能力的巨大源泉。
通过机器人编程,孩子们把他们对未来的想法结合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之中,无形之中他们就创造了自己的未来。